员工佳作

散文:夏游太白山
发布时间:2025-07-16     浏览量:36   分享到:

七月的城市,流火灼人,连柏油路也软了三分。我决意奔赴太白山,去寻那十几二十度的清凉。

摆渡车沿峪口蜿蜒而上,涓涓溪声盈耳,习习凉风扑面。风从窗隙钻入,扑在脸上,久违的沁凉直透心脾。

莲花峰瀑布,一道白练自山崖陡然跌落,粉身碎骨,腾起的水雾轻抚着游人,洒落一身清爽;古栈道悬于绝壁之上,无声诉说着先民的艰辛与勇气;泼墨山果真如墨缸倾覆,黑黢黢一片,几株绿树奋力从中挣出,格外精神,为这幅天然水墨平添了灵动生机;沿着蜿蜒步道探入“世外桃源”,曲径通幽,穿石洞,豁然开朗,真个是“不知有汉,无论魏晋”。大口呼吸,空气竟似含着一丝清甜,山下近四十度的酷热,早已抛却脑后。

红桦坪索道站排起长龙,游客熙攘翘首,笑语殷殷,只盼早些登车。缆车启动,晃晃悠悠向上攀爬。窗外景致悄然变幻:阔叶树先是与针叶树混生,继而全然隐没,只剩瘦高的冷杉挺立,针尖凝着晶莹水珠。海拔愈高,雾气愈浓。山谷间忽而风起,搅动沉沉雾霭。缆车摇曳,时而没入浓雾,四顾茫然;时而云开雾散,天光乍现。

天圆地方,海拔3511米。气温骤降至12℃,众人纷纷裹上厚衣。伫立观景台环顾,第四纪冰川雕琢的山脊如斧劈锤凿,破碎的岩石汇成凝固的石河,铺满山脊周遭,静默诉说着沧海桑田。远处几座峰峦刺破云海,宛若漂浮的仙岛。山顶植被已化作低矮的高山灌木与草甸,细草间缀满鲜艳小花,倔强地宣示着生命的力量。

下山时,木板台阶凝着薄薄雾珠,湿滑难行,须得紧扶栏杆;拜仙台香烟缭绕,传说苏轼任凤翔签判时曾在此长跪祈雨,解救一方旱情;七女峰隐在雾中,只余朦胧轮廓,反比晴日更添几分缥缈神秘。

甫抵山下,热浪陡然扑面。而太白山的沁凉,却已悄然沉淀心底。回望山巅,依然深锁浓雾之中,难窥其雄姿。未见的云海,未登的拔仙台,神秘的大爷海,以及盛夏的积雪,都成了此行悬在心头的念想。转念一想,山总在那里,而人之机缘,恰如山间云雾,聚散无常。或许太白山当真是有意留此余韵,好教我他日重来,方能真切领略“秦岭主峰太白山,中国南北分界岭”的雄浑气魄与无尽神秘。(钻采分公司 李印成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