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神风貌
红柳林项目部的风里,总带着些沙土的气息。第一次走进项目部时,阳光正晒在探放水设备的金属外壳上,反光晃得人睁不开眼。就是在这里,我把学生时代的背包换成了工具包,开始学着做一个真正的“钻探”人。
工装里的身份重构
当崭新的工装替换了穿了多年的校服,当沉甸甸的安全帽压住蓬松的额发,镜中那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身影,正宣告着一场静默而深刻的蜕变。踏入钻探分公司红柳林项目部的第一天,抬头看到墙上的技术员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标牌,比大学毕业证书更真切地烙下了身份的印记。早晨时跟着师傅学习探放水工作准则,午餐时听前辈们讨论钻机的参数调试,傍晚在宿舍整理标注着“钻机的使用及安全准则”的笔记本——这些细碎的瞬间像拼图般,一点点拼凑出“职场人”的轮廓。曾经在学校里对着模拟数据蹙眉的少年,如今正站在钻机旁,把课堂上学到的新知识换算成实实在在的操作指令。
责任与心态的双重蜕变
身份转变的核心,是责任的重量从书本滑向现实。作为职场新人,不再有“错题本”可供修正,每一份提交的钻机钻探数据报表,每一次设备检查的记录,都直接关联着项目进度与作业安全。这份沉甸甸的责任,倒逼出更严谨的工作态度——从前课堂上的“差不多”,如今变成了“必须精准无误”。而心态的修炼同样关键,初入职场时因操作生疏产生的焦虑,在前辈们“谁都是从手忙脚乱过来的”的鼓励中渐渐消散。学会把“我做不到”换成“我可以学”,把面对突发状况的慌张,变成冷静分析问题的沉稳,这种成熟的心态,比任何专业技能都更能支撑长久的职业成长。
热土上的成长誓言
红柳林项目部的月光,见证了太多像我一样的新人的蜕变。带我学习的师傅总说“看你们这些新人,眼睛里的光一天比一天亮”,这份光芒里,有初遇工作的热忱,更有扎根热土的坚定。未来的日子里,无论是下一个要攻克的探放水工艺难题,还是第一次要达成的独立完成钻孔设计的目标,我都想用“空杯心态”重新出发——把大学里的成绩清零,把前辈的经验当成新的教材,在每一次探放水作业中积累实战智慧。愿以清晨的露水为墨,以探放水的钻机为纸,记录下每一次进步的轨迹;愿用正午的烈日淬炼意志,用深夜的星光点亮初心,让成长之花在这片奋斗的土地上灼灼绽放。毕竟,最好的致敬不是空谈热爱,而是把每一个平凡的工作日,都活成靠近理想的阶梯。(石鑫)